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正文

智库研究员肖锐在《中国民族报》上发表理论文章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26日 09:13  作者:  文章点击量:

以新担当新作为新形象展现贵州新风采



肖 锐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贵州发展、情系贵州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来到贵州,为这片热土标注了历史新坐标,擘画了发展新图景。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坚定信心、苦干实干,稳中求进、善作善成,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积极探索,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以新担当新作为新形象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


把牢经济发展大方向。一是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基,把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作为贵州省经济工作的“头号工程”,深化“富矿精开”战略,以“六大产业基地”为骨干支柱,以“3533”重点产业集群为发展目标,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化“一图三清单”(产业链图谱,在建项目、在谈项目、拟招企业清单)滚动推进机制,积极探索产业发展的“贵州战法”。二是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引进落地一批优强企业和一批百亿级大项目,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坚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大数据赋能“旧”的改造和“新”的培育,推进已有产业焕新和未来产业启动。三是发展数字经济,强化算力枢纽功能,抢占数字经济新赛道。充分利用“东数西算”工程赋予的算力枢纽地位,进一步强化算力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培育本土大数据核心技术企业做大做强;推进以贵阳贵安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建设,加强与东中部地区合作,探索建立数字经济飞地园区;推动“数字经济+农业”向纵深融合,围绕茶叶、食用菌等特色农业,深入推进“黔货出山”和“黔货出海”;推动“数字经济+服务业”深度融合,提升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功能。四是发展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电动贵州”为支点,依托资源禀赋,突出新能源汽车关键材料和零部件的产业优势,积极对接珠三角、长三角等先进产业集群,构建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生态,推动产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

持续推进市场化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一要抓实改革,促进开放。依托“一带一路”建设扩大开放,构建外向型产业体系,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吸引外资企业投资,提升贵州产业国际化水平;用好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机遇,发挥乌江作为贵州第一大河的通道作用,以乌江航运为示范点,构建乌江航运信息化管理平台,提升内河航运开发能力。二要加强政府诚信建设,以政务诚信引领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诚信,为选择贵州、扎根贵州的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持续完善营商环境,为企业创造更加宽松、稳定、公平的发展环境;推行更有温度、更包容审慎的执法检查,规范涉企行政检查。


扎实推进城镇化建设。坚持走以人为核心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之路,做强中心、带动周边、辐射乡村,不断增强城镇人口承载力、内需带动力、发展竞争力。一要大力实施“强省会”行动,做强贵阳—贵安—安顺和遵义两个都市圈,加快市州中心城市建设,探索发展黔边城市带,发展一批区域性支点城市和各具特色的小城镇。二要以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改造、城镇地下管网改造为抓手,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不断优化城市环境,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三要建设更精细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建立统一监测、分类帮扶机制,兜牢民生底线。


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一是紧扣“奋力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生动实践地、加快建设多彩贵州文化强省”目标定位,大力实施红色文化重点建设、阳明文化转化运用、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四大工程”。二是科技赋能红色文化传承发展。贵州是红军长征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的省份。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是首个以长征为主题的全域行浸式数字体验馆,集文化、科技、艺术于一体,用数字化全景再现长征之路,要持续擦亮贵州红色旅游新地标、新名片。三是传承民族文化,推进乡村振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肇兴侗寨作为全国最大侗族村寨之一,以其独特魅力,成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缩影。要持续推动侗族大歌走向世界舞台,鼓楼文化融入现代建筑,蜡染技艺通过时尚设计焕发新生,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激活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四是促进文旅体融合发展,通过政策出台、基地建设、赛事举办,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在高端旅游、文创产业、沉浸式体验等方向发力,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加快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一要抓实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推动党员干部增强定力、养成习惯,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二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搞好乡村治理。三要扎实推进新兴领域党员学习教育,分级分类加强各级两新工委党务干部和新兴领域基层党务工作者教育培训,着力引导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持续健康发展。四是深入实施“重走长征路·奋进新时代”党性教育计划,将贵州红色资源“富矿”串联起来,用好用活 5 个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114 个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以全周期全链条系统性的党性教育锤炼党性。自觉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把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落实到组织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更加坚定自觉在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上见思想、见行动、见实效,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建设。


(作者系贵州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华民族共同体与多民族文化繁荣发展高端智库研究员)





下一条:智库首席专家郝亚明在贵州日报发表题为《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夯实理论基础》文章